音樂家

 


  要成為一個音樂家,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重要,要有人脈、有資源、有時間、有機會。但是單純的聽聽音樂、享受寫作讀書的時光,卻是人人唾手可得的寧靜時光。

 

 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,持續不斷的練著鋼琴、練著長笛,但那樣很累,而且看不到盡頭……我不知道這樣一直練下去的意義是?

 

  我是說,我當然喜歡音樂,我也喜歡演奏。但現實生活中,我必須為工作注入大量的心力,無論是時間還是體力都是,我沒有辦法全心全意的專注在音樂上,那樣我會餓死。

 


  你可能會想,那寫作就行?讀書就行?倒還真的行。

 


  寫作讀書是不限時間的,不像練琴需要顧慮到時間、體力,我常常是靈感來了就趕緊打開音樂,埋首在電腦桌前奮筆疾書。讀書更是輕鬆,在候診時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閱讀、搭電梯時我也能閱讀、失眠時窩在沙發上看書更感到歲月靜好。

 

  但我不奢望成為作家,如同我不敢奢望成為音樂家一樣。隨著年紀越來越長,慢慢的認清了事實-我只是世界上平凡的一顆小螺絲釘,沒有生鏽、還能發揮用處就不錯了,又不是絕頂聰明或是家世顯赫,只要我還願意往前走便走就是了,做再多的夢都只是阻礙自己的前進。

 


 

  曾經看過王聰威作家的書,很有趣的是,他說作家沒什麼證照可以考,重要的是名氣,寫出名了、有人喊你聲作家了,你便成了作家。過了段時間如果你又沉下去,曾經的作家光環就成了曇花一現。

 

  當下我想到的是,音樂家是否也是這樣呢?不過又好像有些不同,學音樂只要有錢有閒,要擁有一個令人稱羨的學歷不是難事,而那學歷就成了你的通行證,到哪都能輕鬆過關。

 

  作家不是,即使你成了大師,寫的稿件被退回來也是很正常的事,退稿是家常便飯,也不會因為你名氣響亮就會書賣得特別好、特別有賺頭。

 

  這跟音樂家不太一樣,音樂家也是很吃名氣的,不過闖出個名號來後,在音樂圈有了地位,便不容易給人遺忘了的。

 


 

  這倒讓我覺得有趣,人家說隔行如隔山,看到寫作這一行與音樂圈截然不同的風貌,反而因為充滿了挑戰性而又不禁讓我開始做起夢來。

 

  從小我就喜歡看書,總是帶著書本蹲廁所,蹲到爸爸氣急敗壞在門外大吼他上班要遲到了。死小鬼如我,卻還不疾不徐的偏要看完一個段落才緩緩闔上書,反正早出去晚出去爸爸都要罵人的,那還不如看完呢。

 

  況且他每次說要遲到了,都是他自己的問題比較大,老喜歡拖到最後一刻才匆匆忙忙要出門。這點我遺傳到了他,讓我特別憎恨這個缺點,寧願早點開始準備也不要步上他的後塵。

 

  可能是因為愛看書吧,不知不覺學會很多字、很多詞、很多成語。用在作文裡,就特別受到老師的賞識,好像我是天生的作家胚子。



留言

✌️大家都在看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