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作家-2

 


  不看還好,一看就被她的文字深深抓住了心。最近在忙轉職的事情,焦頭爛額的連文章都很少寫,所以還沒來得及看完她遺留在網路上的文字。

 

  連其著作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都還沒去買,之後看完書再來分享吧!林奕含在書本出版後,有提到是希望讀者能共感那份主角的感受的,這部分令我有點懼怕。

 

  林奕含提到過,只是書本上的文字都有人覺得太苦了而讀不下去,但是她卻是被要求繼續過自己的人生、人人勸生不勸死。

 

  說來好笑,我自己是偏好寫些沉重的題材的(這是根據大眾口味所分析出來的沉重),因為我的成長環境、生活狀況就是那麼回事,從自身經驗裡取材是再普遍不過的了,所以《小團圓》在出版前,張愛玲與其摯友(還是親戚?很抱歉,我孤陋寡聞,懂得少)擔心的其中一個點就是-讀者會將主角代入成張愛玲。

 

  但我卻對沉重的題材又愛又怕。

 

  愛的是,喜歡看到人性、社會的殘酷赤裸的展現出來;怕的是,面對那些近在眼前的沒血沒淚。所以要看房思琪這件事,我是放在心裡躊躇再三的,收藏是一定要收藏,但是什麼時候有勇氣看?真是不敢承諾。

 


 

  很難過林奕含這麼一個優秀的青年才俊,已經與世長辭了。因為她,我得以瞥見什麼是文學-可能這樣講是言重了,但是她的年齡長我沒有多少,文筆之艷麗精彩卻狠甩我好幾條街,看也看不見她的車尾燈。

 

  但是感謝她還願意在內心如此煎熬困苦的時刻,留下一些文字,讓她生命的軌跡不隨著她一起香消玉殞。

 

  現階段雖然還沒拜讀過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》,但是有興趣瞭解林奕含的人,可以搜尋她的臉書,裡面有好幾篇優質的文章。即使只是日常簡短的一則動態都能讓人讚嘆她的文筆,那些都是文學的寶藏。

 

  其中有談論到不少在現代社會裡,屬於禁忌類的話題,比如自殺和精神病。

 

  自殺,大多數人是避諱不願多談的,講多了要小心教唆自殺的嫌疑。我也不敢多講,要是有人模仿了怎麼辦?人的內心世界崩塌時,觥籌交錯之間,隨著心靈逐漸醉去,理智也模糊了。

 

  不提。


 

  精神病,總是被稱作現代的文明病,然而人們對其還是一知半解。曾經遇過一個三不五時把自己有病掛在嘴邊的人,我想著,她也生病了,所以能理解我的吧?

 

  但是我錯了。

 

  誤以為她能理解,所以我展示了身上的傷痕、露出了尖叫痛哭的那一面,悲傷之下問著我的兔子們該何去何從?

 

  她自以為是的教訓起了我,說我想死也別牽連兔子,兔子可不想跟我一起死。再接著教訓我,說她怎樣痛苦還不是撐過來了,也沒害死她的貓云云。

 

  霎那我的眼淚都停了,不可置信她無法同理就算了,還用如此糟糕的方式藉機展現她的優越感。



留言

✌️大家都在看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