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書

 


  我一直奢望著能成為作家。

 

  為什麼說是奢望呢?

 

  我自知文筆不行,空有華麗的詞藻,內容卻不夠有深度。

 

  這是因為我看書時有一個壞習慣:總是忍不住細細品味書中的用詞、寫法,導致看一看總是搞不清楚劇情到哪裡了、這個人物是誰?

 

  而且有段時間,我非常熱衷於記錄看不懂或忘記意思的詞彙,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載著教育部辭典上的注釋,還順便練習寫字-以非常工整的字跡一筆筆記錄下來。

 

  一開始很滿足,沉浸在自己認真向上、努力求學的幻想中,覺得自己真是用功啊!即使我潛意識裡很抗拒。

 

  果不其然,沒幾天我就膩了,開始越來越抗拒讀書。

 

  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堆積如山,放在窗台邊-一個方便隨時拾本書來看的地方,每次經過窗台都像是在對我喊話:「嘿!妳今天還沒看書!」

 

  逐漸地,冷落了那書山,甚至最後將它們藏進了書櫃裡,眼不見為淨。

 


 

  整理家裡時,總會瞄到那座書山,太多本了、體積很龐大,實在不容忽視,但還是沒有閱讀的動力。

 

  也死不還書,總覺得還書就是投降了、表示我不想唸書了。

 

  直到我突然想到,何不去買書?

 

  其實也不算突然想到,我即使很長一段時間逃避看書,也還是很喜歡逛書店,看著排放在架上整齊的書列,總是感到內心悸動不已,好想買回家!好想翻閱!

 

  但翻到背面看到價錢後就會打消念頭。

 

  因此我總覺得,我也不是很有熱忱嘛……總是能花上幾千元去吃一頓大餐、買首飾買包的,卻捨不得花錢去買書,更別說我想成為作家卻不願意支持已是作家的偉人們。

 

  就這樣逃避了很久很久……。

 


 

  直到我去夜市買晚餐時,經過了一家二手書店,忍不住又進去逛了逛。

 

  二手書店的書價低的讓我驚奇不已,這麼便宜?作家含辛茹苦完成的一本本著作,連一瓶古龍水的價錢都不到。

 

  這麼便宜,只要幾百元就能買到好幾本!這個價錢讓我非常心動,同時也讓我還是很感慨居然是因為價錢,我才終於下定決心要買書嗎?

 

  不管了。

 

  盡興挑書而不用考慮價錢的感覺讓我著迷,但也不是像圖書館一樣免費借閱的,這樣矛盾的心情,讓我變成願意買很多書但要精挑細選。

 

  在圖書館借書時,因為不用花錢又可以隨意延長借書期限,我總是隨便亂選書,常常是借回家後感到興致大減,有些書連翻開都沒有就拿回去還了。

 

  在二手書店裡,即使便宜也還是要付出代價的,而且遇到好書是可以珍藏的-買回家後就是屬於我的了,我不用再煩惱什麼時候該延長期限、該還書,隨時想回味哪本就挑哪本,書櫃上終於可以擺放真正屬於我的藏書了。

 

  因此我很仔細的挑選,佇立在書櫃前屏氣凝神的細思著是否真的想看這本書?真的想收藏這本書嗎?只要感到猶豫我就不買了,最後買不買還是憑直覺。



留言

✌️大家都在看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