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

 


  音樂無處不在,可能是在你常逛的百貨公司內、可能是在一則廣告裡、可能是在某個你偶然開啟的網頁中。

 

  我寫稿的時候,特別喜歡配著音樂寫。看書也是,要有音樂相伴。有了音樂,總感覺效率可以提升許多。

 

  音樂撫慰人心的力量很強大,像是音樂治療,就為千千萬萬的病患帶來福音。音樂感染人心的力量很強大,一場演唱會,足以讓千萬粉絲感動落淚,大家的心在此時都栓在一起。

 


 

  寫作的時候,很需要感性。理性當然也需要,但是沒有感性就沒有靈感,沒有靈感,更遑論用理性完成作品了。

 

  有了音樂的幫助,我可以很快的進入情況,源源不絕的生出靈感、振筆疾書。音樂是我的益友。

 

  更不用說我是唸音樂系的,自然對音樂有著特別的偏執。不過我不只聽古典樂,也一樣聽爵士樂、流行樂、外國音樂等等。

 

  人對音樂的品味,是需要從小就培養的,否則長大了很可惜,聽的音樂種類會很狹隘,沒有辦法廣泛的欣賞、細品。

 

  而音樂也可以幫助我更專注的寫稿,讓我的專注力一直持續燃燒,作品可以輕鬆的生產出來。

 


 

 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音樂,不只喜歡聽,也喜歡練琴、練長笛,簡單說就是也喜歡演奏。不只聽,還能夠親身參與其中,那樣神奇的感覺,會讓人渾身酥麻。

 

  也很感謝我的父母,從小就願意栽培我唸音樂,雖然過程中當然是有些嗑碰,但終究是一路唸上來了。

 

  我的父母很傳統,他們認為不好好念書的話,將來是沒有出息的。因此即使我在音樂上展現天賦,他們還是拼命的要求我的課業要好,否則就是打、就是罵。

 

  現在的孩子可能很難想像,我們小時候是怎麼挨打的吧?現在少子化,家家只有一尊老佛爺供著,通通都是寶,罵一句都心疼的。

 

  然而小時候我的記憶是,我不喜歡、不擅長的科目考不好,就是要被打罵。我沒有太多時間練琴、練長笛,即使我未來想走音樂,我卻還是必須在一個普通升學班裡維持自己的成績和名次。

 


 

  長大後,自己一個人工作、生活了,才真正意識到音樂的美好。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藝術類型的工作,能夠聽自己喜歡的音樂,原來是這麼快樂的事情。

 

  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我必須靠音樂,度過痛苦的生病人生。當我癱在床上,全身躁動難以平靜的時候,我只能逼自己休息、聽音樂。

 

  雖然我學的是古典樂,不過很多歐美、日本的歌曲,詞曲都寫得非常優美,讓人很是讚嘆!

 

  我也滿希望我有機會為歌寫詞的。不過在那之前,不曉得要讀多少書呢?自己的實力沒辦法以肉眼觀測,只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一樣,茫然的踏出每一步。

 

  如果可以寫下對這個世界、這個社會有幫助的文字,肯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吧。



留言

✌️大家都在看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