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樂會-下

 


   同樂會即將來臨,想著孩子們的笑臉,我很期待,我知道他們也很期待,所以我感到緊張。

 

  在開心的同樂會中,勢必會有秩序失控的狀況發生,一旦有處罰、責罵出現,這是非常破壞氣氛的。要避免責罵是很簡單的,處罰則少不了。

 

  孩子們很有趣,他們總是能製造出各式各樣的垃圾在地板上,因為他們什麼都能玩、什麼都能當作玩具。地板總是髒亂不堪,負責掃我們教室的班級一開始抗議連連的,讓我很是頭疼。

 

  起初我安排了值日生,在打掃時間好好掃地,但可憐的值日生在打掃時間=大下課的情緒裡,根本無心打掃,也感到十分委屈,掃沒幾下就大眼汪汪的盯著我:「老師,這樣可以了嗎?」

 

  地板上明明肉眼可見之處,處處是垃圾,我還是同意他們去玩了。

 

  後來消去了值日生這個職位,將撿垃圾、掃地當做懲罰的手段之一,一來讓教室能常保乾淨(總有人嘴巴停不下來,垃圾也撿不停)、二來多走動走動可以消耗孩子過剩的精力,即使只是在教室這麼小的範圍走動也好,否則小朋友……尤其是男孩子,講話像機關槍又像大龍炮一樣,實在很吵啊!

 

  聽到處罰,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體罰。我從來沒有對孩子施行過體罰,再生氣都一樣。

 

  小時候我的家庭教育就是一路打到大,打到高中了都還在打,有話從來是不能好好說,非要罵啊吼的,然後下一秒開打。

 

  長大後我談戀愛,歷任一致的評語就是「我很愛生氣」。與其說愛生氣,不如說,我很不會控管情緒,總是像父母一樣,稍不順心就要唉唉叫的。

 

  直到當老師,我回想我的童年,好老師是長什麼樣子的?電影、電視劇裡的好老師是什麼樣子?書裡描寫的好老師又是什麼樣子的?

 

  加上我喜歡孩子,看著他們稚嫩無辜的眼神,好像看著小貓小狗一樣,有種療癒的感覺,能夠幫助我克制情緒。於是我一點一滴的練習跳脫出原生家庭給我背負的困境,試著做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那種老師-溫柔、願意傾聽的老師。

 

  不過有時對小孩有太多的愛還真是很麻煩,責備他們時會忍不住嚴厲起來,倒不是能不能控制脾氣的問題,而是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很強烈。

 

  每個孩子在我眼裡都是塊璞玉,都是能雕琢的,我總希望每一次的刻劃別歪了,好好精雕細琢。

 

  罵著罵著,差點都要脫口而出:「媽媽要被氣死了!」趕緊改成「這樣妳媽媽會很傷心的!」不小心就把自己代入媽媽的角色了。

 

  如果我有小孩,我也會為他即將到來的同樂會感到興奮與快樂,在準備、參與、收拾的過程中,希望孩子能滿載而歸。

 

  不知道那天的相機,能捕捉到多少歡笑的小臉蛋呢?



留言

✌️大家都在看👀